文献类型:专著 浏览次数:2
  • 题名:信用评级的中国实践.历史、现在与未来
  • 责任者:王浩, 刘士达著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2022.10
  • ISBN:978-7-302-61671-9
  • 定价:98.00
  • 载体形态项:XII, 264页 24cm
  • 个人责任者:王浩著、刘士达著
  • 学科主题:信用评级
  • 中图法分类号:F832.4
  • 提要文摘附注:本书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 回顾信用评级行业的百年发展历程, 介绍评级机构为什么会诞生, 又是如何发展壮大至今的。作者也通过21世纪以来, 评级业所经历的安然破产事件和金融危机来分析评级行业存在的问题, 并介绍当前国际评级业改革的情况。在熟悉这些内容后, 对评级的功能进行了梳理, 辅以一些有趣的案例, 来加深读者对信用评级作用的理解, 并让读者了解信用评级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 以及为什么社会各界如此关注信用评级, 关心评级能否发挥好其信息发现功能。第二部分: 从我国债券市场和信用评级业的发展与现状出发, 帮助读者熟悉我国评级市场的参与者、经营模式以及监管格局。随后, 基于中美评级数据, 对国内评级和国际评级的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 帮助读者了解中外评级体系的差异, 并为后续探讨我国评级存在的问题做铺垫。第三部分: 探讨了如何改进中国信用评级。分别介绍了两种重要的信用风险模型: 结构化模型 (structural model) 和简化模型 (reduced-form model) 。之后, 对比两种模型在中国市场预测违约的表现, 并提出对传统信用评级的改进思路。
  • 统一资源定位(URL):
总体评价(共0票) 评价
索书号 条码号 年卷期 馆藏地 排架号 书刊状态 流通状态

书籍封面

相关资源

图书馆微博二维码

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二维码